【陇法 • 以案释法】婚约非儿戏,解约需担责
作者:吴兴香  发布时间:2024-07-31 09:03:37 打印 字号: | |


法院认定事实:


甲(男方)、乙(女方)于2020年8月中旬相识并恋爱,在双方确定恋爱关系后,于9月份开始同居生活,同居期间乙怀孕,双方按照民间习俗提亲订婚,甲支付了礼金25,000元;2021年1月,甲为乙购买三金4,933元、支付了二人拍摄婚纱照的费用3,499元。2021年2月初,甲因涉嫌刑事犯罪被拘留,2023年国庆节刑满释放。期间,乙流产,并将甲在与其认识之前的一辆爱玛电动车进行出售。甲回来时乙已与他人结婚。甲向法院提出诉请:1.判令乙返还甲彩礼共计27,600元;2.判令乙返还项链、戒指、吊坠的折价金额4,933元;3.判令乙立即返还甲婚纱摄影费用3,499元;4.判令乙立即返还甲爱玛电动车折价款3,000元。甲向法院提交了订婚彩礼清单明细、金行质量保证单、婚纱摄影收款收据等证据材料。


法院经审理认为:


按我国民间习俗,彩礼也称聘礼,是以结婚为目的由男方给付女方一定数量的聘金、礼金,是几千年来中国婚嫁习俗的延续。彩礼是基于婚约、民间习俗和结婚,以结婚为目的,在定亲和结婚仪式前后所给付的礼金、贵重首饰等价值较大的财物。甲乙双方对甲的礼金支出25,000元和三金支出4,933元均无异议,上述支出金额应视为是甲以结婚为目的的彩礼支出。而甲支付的婚纱照费用3,499元,是为了维系感情的正常支出,不应视为彩礼。电动车系甲自己所购,交给乙使用,也不应视为彩礼,不属于乙返还彩礼范围。甲因涉及刑事犯罪受惩处导致婚礼不能如期举行,现乙已另嫁他人,双方缔结婚姻目的已无法实现,根据法律规定甲有权要求乙返还彩礼。法院根据案件实际,考虑到双方相处时间较短,乙曾为甲流产等情况,判决乙返还甲现金价值21,000元,并驳回了甲的其他诉讼请求。


案例简析


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婚姻家庭编的解释(一)第五条规定“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,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,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:(一)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;(二)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;(三)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。适用前款第二项、第三项的规定,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。”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第三条的规定:“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中,可以根据一方给付财物的目的,综合考虑双方当地习俗、给付的时间和方式、财物价值、给付人及接收人等事实,认定彩礼范围。”案例中的甲礼金支出25,000元和三金支出4,933元,是以结婚为目的的彩礼支出。而甲支付的婚纱照费用3,499元,是为了维系感情的正常支出,不应视为彩礼。电动车系甲自己所购,交给乙使用,也不应视为彩礼,不属于乙返还彩礼范围。故,结合案件实际情况酌情确定乙返还甲现金价值21,000元。


法官提示


婚约是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所做的事先约定,在现代社会订立婚约并非必经程序,多数是由当事人本人订立,通常没有什么法定约束力,全凭双方自觉履行,在解除时也不需要过多理由,也许一句“不爱了”“不想再和这个人继续走下去”就足以,但如果以订婚之名、结婚之意收取了对方给予的财物,选择离开时请及时协商、妥善处理,法律禁止任何人借婚姻之名索取财物,受赠与方具有返还赠与物的义务,如不履行义务,应当承担民事责任。



 
责任编辑:张洁
友情链接
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人民法院报云南法院网德宏法院网